在智商(IQ)是衡量人類成就唯一指標的九○年代,心理學家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用大腦科學提出「情緒智商」(EQ),證實情緒並非善變的心情,是大腦與心互動的結果,是智能的一部分,深刻影響學習、工作與人生。
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負面情緒,比較快樂;也比較懂得和同學相處,人際關係改善;他們的偏差行為也減少;更重要的,他們在課業上表現得更好。
腦科學的研究也證實,當人心煩意亂時,腦中負責處理緊急狀態和威脅的「杏仁核」就會啟動,神經迴路會傳遞訊息到掌管決定、執行的中心「前額葉」,送出阻隔信號,也就是說,杏仁核會「劫持」前額葉,讓你做出以後可能會後悔的事。如果前額葉的神經迴路較強壯,就能管理生氣、煩惱、失望、恐懼等負面情緒。
腦部(尤其是被稱為「決策腦」的前額葉)要發育到二十幾歲才成熟,這段期間的神經可塑性非常重要,藉由情緒教育中不斷的重複體驗,就可以更好的方式,塑造孩子腦部的結構和功能,使它變得更快更強。
這一代孩子在一個人類有史以來充滿最多讓人分心事物的環境中長大,注意力愈來愈弱。各式各樣的科技產品,讓我們愈來愈分心,無法專注進行手邊的工作,或專心對待他人,因為想要做手邊工作以外事情的衝動愈來愈強,連大人也不例外。注意力不足,已經成為常態。
對線上遊戲成癮,每天花很多時間傳簡訊、上臉書、互動聊天,這是全世界的問題。在這個「分心時代」,我們必須非常強調、更刻意的教導孩子學會忽視分心事務、專注的技巧,因為注意力愈集中,做任何事的表現都會更好。
看到注意力真是情緒的一部分,注意力有三種:聚焦於自身、聚焦於他人、聚焦於外在世界。而情緒教育的第一部分關乎自我覺察、自我管理,就是「對自身的專注」;第二部分強調同理心、社交技巧,則是「對他人的專注」。教導孩子覺察到自己已分心、立刻再把注意力帶回目前正在做的事上來。這是一個關鍵的能力,重點不在要你專心,而是要你在分心時立刻把注意力找回來,這個練習會強化腦部注意力迴路的連結,而這個部位,正好就是平靜壓力情緒的那個部位。我認為,情緒管理的下一步,就是訓練專注技巧。
一心多用的多工是一種迷思。科學研究證明,你不是把你的專注力同時「分割」在很多件事上,你只是很迅速的將注意力從A轉換到B。當你轉到B又轉回來,其實你已經喪失了當下,得花更多時間重拾原本的完全注意力,比你持續專注在A還要久。所以一心多用是一個謊言。
我們的專注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只能一次專心在一件事上。大家常忽略,專心會帶來一種愉悅和享受,特別是你專心到不需努力、無意識、反射的境界時,例如看一本好書、好電影,大腦喜歡這樣的狀態,所以會企圖專注。
但你必須喜歡你在做的事,才能享受專注的當下,達到心流,一種完全的專注狀態。例如跟你愛的人在一起,你就會找到這種心流的感覺,很快樂。孩子在學校學習時能進入心流當然很好,但我想那不會常發生。
好消息是,注意力就像一種心智肌肉,是可以鍛鍊的。像在健身房,你做了幾個舉重訓練,你的肌肉就強壯一點,靜坐是完全一樣的原則。
紐約小學的「呼吸夥伴」就是一種心智運動(mental workout)的典範,只要注意兩個動作:察覺到心思飄移,又把它帶回來,在這個關鍵時刻,你就變得正念(mindful)。
正念就是意識到自己心智的狀態。例如你察覺到,你開始在想要玩線上遊戲,那是一種分心,但你變得正念,把自己帶回課業上來。如果你沒有變得正念,你就會在自己還沒了解怎麼回事之前,就開始玩遊戲了。
「正念革命」講的就是細膩的控制我們的注意力,而非被科技控制。察覺到你被科技引誘、分心了,然後把注意力再帶回來,這是我們心智目前最大的戰場。很多公司將正念靜坐帶到職場,是一樣的理由,因為經過練習,人的壓力會減少,更能專注。
[摘自2014-04親子天下雜誌]
留言列表